​总体情况介绍
学校简介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办学始于1953年,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交通部直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

 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是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单位,是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防动员部定向培养军士高校。  

 学校始终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办学,秉承“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校训,以“奋斗、开拓、执着、担当、包容、奉献”的“水韵”精神为引领,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定位,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办学理念,彰显“长江魂、水运根,胸怀天下交通人”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劳模品质、鲁班技能、军人作风、国际视野”核心素养,为国家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十五万余名交通管理干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突出的行业职教办学优势,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40.88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7亿元,教学设备1.746亿元,学校面向交通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44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有“智慧交通物流”“船舶与航运”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2个,党政群团机构20个,教辅机构4个,学术研究机构2个。

 学校荣获国家首批教材建设奖,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有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项目ASEP示范教学中心。12种教材入围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牵头开发了教育部、商务部、湖北省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邮政智能快递技术标准,开展了专本衔接联合培养。2023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兼职教师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62.3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32.96%,双师比例93.44%。学校建有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顺利通过验收,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拥有“湖北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6人、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省部级荣誉称号15人,获批湖北产业教授3人。2023年学校通过国家首批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验收。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8105人,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积极打造“三进一融”特色育人品牌,以“三类导师”实施“三个计划”打造“三个课堂”的导师育人工坊(“导师育坊”)为平台,全面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两为”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国家级荣誉称号4项,湖北“长江学子”等省级荣誉称号2项。涌现出被总书记接见的华工激光毕业生贾鹏,央视报道的“最美夕阳”拍摄者甘俊超,孝老爱亲模范“湖北好人”张蒙等学生典型。“三进一融”育人工作被光明日报等央媒 15 次报道,省教育厅官微6次推介,获邀在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暨思政工作委员会年会、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等全国会议交流发言。学校招生就业“两旺”,招生录取分数线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6名,定向培养军士生招生受到社会各界“热捧”。  

 学校建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建有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主动参与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武汉地铁集团、华中科技园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成立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年订单班培养人数超7000人。学校《“双会双元八共”校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打造物流人才培育高地》成功入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与沿线国家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学校开发了8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专业和课程标准,并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如SGAVE项目、中马合作办学项目、中欧专硕连读项目等。此外,学校还与森大集团等企业共建海外实习基地,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培训。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经世国际学院”,在多个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中担任重要职务,如“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德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单位等。2023年,学校成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成员单位,学生在相关大赛中屡获佳绩。国际合作案例被评为世界职教大会优秀案例,并入选中华职教社成果集。

 学校积极推进科技平台建设,获批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湖北省科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科协、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职教工委会。探索科教融汇助推湖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开展“科教融汇市州行”活动,2023年暑期走访调研湖北市、县、区近60个。组织实施百团联百县“百团大战”行动,将科研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服务湖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学校28名教师成功入选2023年“院士专家企业行”专家名单,立项湖北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组织开展的“院士专家企业行”项目40项,为湖北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和科技支撑。学校“船舶工程技术应用协同创新团队”研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投入生产。学校主持申报的“大型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学校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连续多年突破千万元(2023年突破2052万元),2023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0556亿元。学校入选武汉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立项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建设基地,取得1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年均开展公益培训达4万余人日。学校学报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数据库全文收录,是“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仅有9所高职院校学报获此荣誉)。

 学校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不断完善“章程统领,规范统一”的制度建设体系。科学编制《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年度重点任务)—月度重点工作—周主要工作安排”层层分解、逐级细化的目标体系,切实把学校办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管理行为,把发展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学校现行规章制度共278项,各项工作制度齐全完备,工作有法可依。按照“考核办法—考核指标—考核细则—重点任务清单”四位一体的考核体系,按照总量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学校入选Education Plus(第六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典型院校;获批第一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荣获第五届智慧高校 CIO 论坛智慧校园-特色高校奖;获评湖北省教育厅2022年度厅直属单位平安建设优胜单位。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定位,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着力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将学校建成专业特色凸显、行业大师汇聚、工匠人才辈出、技术卓越、治理科学、文化先进的具备职教本科办学能力的国家“双高校”。


                                                                2024年11月更新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2-23   

Copyright ©2004-2017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6号(430065) 电话:027-88756000

鄂ICP备06007470号 Email:whjzy@whtcc.edu.cn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315号